当前位置 - 무료 법률 상담 플랫폼 - 법률 자문 - 住建部:加強城市地下基礎設施建設

住建部:加強城市地下基礎設施建設

65438年10月6日,住建部發布《關於加強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到2023年底,基本完成設施普查,摸清底數,限期掌握和消除存在的隱患和風險點,地級及以上城市建立完善綜合管理信息平臺。到2025年底,綜合管理信息平臺基本覆蓋,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協調機制更加完善,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效率顯著提高,安全隱患和事故明顯減少,城市安全性和抗災能力顯著提高。

《意見》提出,將城市視為壹個有機生命體,加強城市地下空間利用和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的統籌規劃,實現地下設施與地面設施協調建設,地下設施縱向分層、橫向緊密銜接。因地制宜開展城市市政基礎設施普查,以地下設施為主,包括相關地面設施。在此基礎上,建立健全城市市政基礎設施綜合管理信息平臺,排查治理安全隱患,完善風險防控機制。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落實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各參與方責任,加強協調,形成合力,推動工作落實,不斷完善長效管理機制。運用信息技術、智能化等技術,推動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管理手段、模式和理念的創新,提高運行管理效率和事故監測預警能力。

住建部指出,目前,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總體平穩,基本滿足城市快速發展需要。但城市地下管線、地下通道、地下公共停車場、人防等市政基礎設施仍存在底數不清、統籌協調不夠、運營管理不到位等問題,城市道路塌陷等事故時有發生。

這就需要各地補齊短板,提高安全性和韌性。各地要把消除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安全隱患作為補齊基礎設施短板的重要任務,明確質量安全要求,加大項目和資金保障力度,優化消除隱患的建設審批流程。

各地要扭轉“重地上輕地下”、“重建設輕管理”的觀念,切實加強城市地下舊市政基礎設施改造。

各地要統籌推進市政基礎設施系統化建設,提高設施效率和服務水平。加強城市防洪排澇能力,建設海綿城市和韌性城市,補齊排水防澇設施短板,因地制宜推進雨汙分流管網改造建設,綜合治理城市水環境。合理布局幹線、支線和電纜溝走廊有機銜接,有序推進共同溝系統建設。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引導和優化城市空間結構布局,緩解城市交通擁堵。完善城市管道燃氣、集中供熱、供水等管網建設,降低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促進能源和水資源的節約集約利用,減少環境汙染。

運用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提高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有條件的城市可以組建供水、排水、燃氣、熱力等設施感知網絡,建設地面塌陷隱患監測感知系統,實時掌握設施運行狀態,實現地下市政基礎設施安全監測預警。充分挖掘和利用數據資源,提升設施運營效率和服務水平,協助優化設施規劃、建設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