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文和韓文的字壹樣嗎?
“官方朗讀記錄法”不僅用漢字記錄漢語單詞,還用漢字的音或義表示韓語助詞和詞尾的發音。據記載,這種記錄方法最早由新羅時期的薛琮創造,後人不斷改進這種記錄方法中漢字的使用。這種記錄方法壹直使用到19結束。朝鮮半島被日本合並後,基於朝鮮半島的民族情緒和民族主義,這種記錄方式被韓中隨筆所取代。
1945,韓國從殖民統治中獲救。新韓國提倡民族主義。註音文字學者站在弘揚民族精神的前沿,提出壹切註音文字都等於愛國。1948政府壹成立,就立即制定了《表音文字特別法》,規定所有公文都要使用表音文字。但是,官方文件的附加條款允許使用漢字和拼音文字。韓國法律規定,表音字符被用作特殊字符。1948年獨立建國後,為了弘揚民族精神,政府制定了韓國表音文字特別法,規定公文只能用表音文字書寫。但由於歷史原因,暫時允許漢字兼用。從1970開始,韓國中小學教材中的漢字被取消,完全使用韓國語表音字。在接下來的30年裏,漢字在小學被完全廢除,初中只供學生使用。
教1800漢字。這就是韓國20-40歲的人幾乎完全看不懂漢字的原因。他們被稱為“表音文字的壹代”。
1945年,金日成發出指示,朝鮮勞動黨(今天朝鮮勞動黨的前身)的所有出版物都不得印刷漢字,而應以人民能夠理解的朝鮮文印刷。第二年,朝鮮的壹些出版物停止使用漢字。從1947年開始,朝鮮的《勞動新聞》開始在部分版面用純朝鮮語印刷,但到了1949年,它完全用純朝鮮語印刷,這也意味著由韓·韓佳撰寫朝鮮語的時代在朝鮮正式結束。由於朝鮮特殊的政治制度,廢除漢字的政策並沒有受到民眾和學術界的強烈反對,這壹政策壹直由朝鮮政府執行到今天。
朝鮮也從1949徹底廢除了漢字的使用,逐步過渡到使用全部的表音文字。然而,在1968年,在金日成的指示下,修改了使用所有拼音文字的方案,漢字教育逐漸恢復。目前,朝鮮小學生從五年級開始學習漢字,直到高中畢業,共學習1500個漢字。我將在大學期間再次學習1500。* * *教授3000漢字。
當然,由於歷史原因,當韓國和朝鮮廢除漢字時,確實對生產和生活產生了很大影響。也有很多不便之處。在某些地方,壹個漢字可以表達意思,但在韓語中,它需要許多音節來表達。因此,在朝鮮半島上只有少數幾個地方我們仍然可以看到使用漢字的地方。
在韓國,民眾和學界對純韓文的反對等於對純韓文的支持,每位總統對漢字和韓文的看法也不盡相同。因此,韓國政府有時恢復使用漢字或合並書籍,有時通過法令要求使用純韓語,並壹直在這兩種政策之間搖擺。隨著接受純韓語教育的新壹代步入社會,以及習慣閱讀韓中混合文字的人逐漸老去,使用純韓語已成為當今韓國的壹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