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무료 법률 상담 플랫폼 - 법률 자문 - 近年來高中法律事件案例

近年來高中法律事件案例

幾個例子

安徽省廬江縣。2005年6月4日165438+10月16歲年僅16歲的胡斌被緊急送往安徽醫科大學第壹附屬醫院搶救。到達醫院時,胡斌已經生命垂危。兩天後,胡斌離開了這個世界。

胡斌采取了這種極端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胡斌的家人、老師和同學之所以壹致認為網絡遊戲是胡斌自殺的罪魁禍首,是因為在胡斌自殺前,他曾在當地壹家名為飛魚的網吧玩了11天的網絡遊戲,隨後發生了壹起自殺悲劇。然而,有壹個人對他們的說法提出了強烈的反對意見,那就是飛宇網吧的老板。網吧老板聲稱,他承認胡斌在自殺前確實在他的網吧呆了幾天,但時間不是11天,而是四天,而當胡斌到達他的網吧時,情況有所不同。網吧老板還指出,胡斌不是第壹個在他的網吧玩網絡遊戲的孩子,其他孩子也沒有發生類似事件,這表明胡斌的自殺與玩網絡遊戲沒有直接關系。而且,對於壹個16年的初中生來說,學習壓力太大,缺乏家人的關愛以及犯罪後的恐懼等。,可能都成為他走向絕路的動力。

應該說網吧老板的說法不無道理,那麽胡斌的死真的如網吧老板所說另有原因嗎?事實是,在老師、同學和鄰居眼中,胡斌生活在壹個幸福的家庭中,經濟狀況良好,有父母的照顧,上學沒有壓力。由此可以判斷,胡斌是不可能因學業和家庭原因而走向死胡同的。既然如此,胡斌本人的性格又如何呢?是否存在壹些違法犯罪現象?通過走訪當地公安部門,記者了解到胡斌此前並無不良記錄。通過對胡斌各方面的深入調查,記者發現除了網絡遊戲外,真的沒有其他原因可以解釋胡斌的自殺。

在救援過程中,胡斌向父母講述了自己11天的出走經歷。原來,為了玩好網絡遊戲不被父母發現,胡斌沒有像往常壹樣去縣城的網吧上網,而是去了壹個鄉鎮的網吧。起初,他壹天吃壹袋方便面。後來,他在三天後吃了壹袋方便面。晚上,他把三把椅子放在壹起,躺下睡著了。在此期間,沒有人詢問男孩的饑餓情況。

對於胡斌喝農藥的原因,胡斌的父親說:“胡斌在醫院說我喝的農藥有劇毒。我問他,為什麽有毒還喝?他說,我只想妳救我。他說我受夠了。”胡斌的母親說:“我兒子總是告訴我,媽媽,我控制不了自己。我只想玩。他說他控制不了自己的腿。他說他不想生媽媽的氣,也不想為媽媽感到難過,但他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他只是想玩。他說在晚上,我總是想著比賽,我睡不著,我只想比賽。”

2005年6月165438+10月16日,胡斌死前說的最後壹句話是:“壹個怪物來了。殺光他們!殺光它!”病床上,孩子的手還在動,似乎還在玩遊戲。

PK少年:殺人只是壹場遊戲。

PK少年唐亮自認為是網絡遊戲高手,但自從他在虛擬世界遇到另壹名遊戲玩家後,唐亮被對方殺害了23次,他分不清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的區別,並決定采取特殊的報復方式,從而引發了壹場慘烈的網絡血案。

壹個人被殺多次後還能再次復仇嗎?毫無疑問,在現實生活中,這是不可能的,然而,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這是完全可能的。可見現實和虛擬是涇渭分明的。即便如此,在網絡遊戲中殺死眼睛的玩家也經常讓他們感到困惑。壹旦發生這種情況,會有什麽樣的後果?前不久,四川省什邡市人民法院宣判了壹起因網絡遊戲引發的血案,或許能為妳提供壹些答案。

作為壹起血案的親歷者,劉順至今無法忘記那個可怕的深夜。正在宿舍休息的好友顧世龍被四名少年持刀殺害。通過現場調查和詢問證人順流,警方初步確定嫌疑人為四名年輕人,其中壹些人認識死者顧世龍,犯罪動機很可能是報復和謀殺。那麽顧世龍和這四個年輕人之間到底有什麽問題呢?據顧世龍的同事和親戚說,顧世龍平時除了上班就是玩網絡遊戲,基本沒有什麽社交活動,因此與他人發生沖突的可能性很小。

就在調查人員對顧世龍的遇害原因感到疑惑時,壹條重要信息顯示,在案發當晚,壹個名叫唐亮的年輕人曾在網上揚言要教訓顧世龍。偵查員很快將調查重點放在了唐亮身上。通過調查,辦案人員了解到唐亮是當地有名的網絡遊戲玩家。他總是呆在網吧裏忙著打架。事發前,他曾與顧世龍在網上偶遇,但事發後,他突然消失了。根據這壹信息,辦案人員認為唐亮有重大作案嫌疑。雖然我不相信唐亮會因為網絡遊戲殺人,但唐亮突然離家出走引起了父母的懷疑,因為唐亮平時沈迷於網絡遊戲,基本上每天都呆在附近的網吧裏。只要我壹天不玩電子遊戲,我就感到不安。整天都是這樣。兒子放棄了網絡遊戲,突然離家出走。真的是因為他殺了人嗎?為了盡快查明真相,唐亮的父母答應配合調查人員,並設法與兒子取得聯系。

第四天,唐亮和其他三名涉嫌殺害顧世龍的犯罪嫌疑人被抓獲歸案。在調查人員對這四人的審訊中,盡管四人都承認顧世龍的死是他們持刀襲擊的結果,但他們都異口同聲地說,他們最初只是想給顧世龍壹個教訓,但他們並不是真的想殺他。現在,結果完全是壹個意外。當談到他們教訓顧世龍的動機時,四人表示,辦案人員深感驚訝。

唐亮是當地壹所中學的學生。自從他沈迷於網絡遊戲以來,他盡最大努力逃學。後來,他幹脆輟學,整天呆在網吧裏,壹心壹意地打遊戲。因為日復壹日在網吧拼命打遊戲,唐亮最終成為了當地的網絡遊戲高手。

除了唐亮,當地還有壹位網絡遊戲高手。此人就是本案中的死者顧世龍。顧世龍之所以成為網遊高手,也是長期在網上廝殺的結果。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唐亮和顧世龍是非常好的朋友。唐亮最開始玩網絡遊戲,但他還是跟著顧世龍學習。應該說,顧世龍是唐亮在網絡遊戲方面的啟蒙老師。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在網絡遊戲的世界裏,兩人都不願意接受對方,隨時等待著壹場生死較量。最後,在壹場意想不到的戰鬥中,兩個人在網絡遊戲中的戰爭開始了。

唐亮的朋友李瑱說:“因為唐亮在網上殺死了顧世龍的朋友,所以顧世龍在網上幫助他的朋友殺死了唐亮。唐亮開始罵顧世龍,說我們是朋友。妳為什麽要殺我?顧世龍說他還是我的朋友。如果妳再殺了他,我們的朋友就沒事做了。然後唐亮說他不會這麽做,所以他開始在網裏殺顧世龍的朋友,顧世龍開始在網裏殺唐亮。兩人之間的戰爭之所以會在網絡遊戲中爆發,還有壹個重要原因就是唐亮娶了壹個網絡遊戲中的虛擬妻子,但這樣的好事卻被顧世龍幹涉了。在網中,唐亮的妻子被顧世龍帶走了。”

網絡中的新仇舊恨終於爆發了戰爭。然而,在第壹次較量中,唐亮輸給了顧世龍,在第二次較量中,唐亮仍然輸了,而在第三次較量中,唐亮仍然沒有贏。在網絡遊戲中,唐亮被顧世龍反殺了20多次。屢戰屢敗後,有點氣餒的唐亮原本打算暫時隱退,以後卷土重來。然而,顧世龍在網上警告他退出遊戲世界,這讓唐亮改變了決定。

最後,在網絡遊戲中被顧世龍殺死23次後,唐亮決定召集幾個平時玩網絡遊戲的兄弟壹起在現實中找到顧世龍,好好教訓他壹頓。虛擬世界裏的壹場戰鬥終於演變成了現實中的壹場戰鬥。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在現實世界中,人的生命只有壹次。(央視《關切地**》)

壹名網癮少年毆打他的祖母並犯下血案。

-

Cycnet.com中國網

壹名19歲的男孩為了拿到錢上網,用錘子殺死了撫養他長大的奶奶,並在奶奶失去呼吸後若無其事地拿著錢去上網。12 19,如東縣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了壹起震驚世界的涉嫌故意殺人案的犯罪嫌疑人王錦,敲響了農村未成年人犯罪的警鐘。

孫子殺了奶奶,鎮上發生了壹起人間慘劇。

65438+2月9日下午7點多,如東警方接到報警,73歲的徐女士在家中3樓被人殺害。經民警現場勘查發現,受害人徐某身上的錢包被放在三樓西房間的木箱上,裏面的錢全部不見了。經法醫鑒定,被害人系被鈍器擊打頭部,死於重度顱腦損傷。由於現場的門窗都完好無損,家中其他地方也沒有翻動過的痕跡,警方初步排除了外人謀財害命的可能性,於是將目光鎖定在受害人收養的孫子身上。王金平什麽也沒做,經常上網,晚上很晚才回家,所以他花了很多錢。

為此,公安機關派人去了王錦經常出現的網吧。當晚6時438分左右,王錦在網吧上網時被抓獲歸案。那時,王錦還穿著沾有奶奶血跡的鞋子。

不說話就拿錘子打死奶奶,作案手段駭人聽聞。

犯罪嫌疑人王錦歸案後,交代了殺人的原因和過程。由於沈迷於網絡,王錦經常由他的啞巴奶奶教育,王錦每次都感到不耐煩。事發當天午飯後,奶奶在網上責怪孫子前壹天晚上回家晚了,並做出了破窗入室的手語手勢。王錦當時反駁了他的祖母。情急之下,奶奶拿起鋤頭砸向孫子。王錦拿起壹把錘子砸向她的頭。奶奶頓時癱倒在地。隨後,王錦多次用錘子擊打她的頭部,直到她的嘴、鼻子、耳朵和其他地方出血,然後才放下錘子。下樓後不久,身無分文的王錦回到三樓,從停止呼吸的祖母手中接過錢包。裏面有140元。然後,王錦把錘子放進西屋門口紙箱裏的書包裏,連衣服和鞋子都沒換就去了網吧。

農村地區的青少年犯罪令人擔憂

殺死奶奶後,他不想逃跑,但他仍然在網吧徘徊,好像什麽都沒發生。王錦對網絡遊戲的沈迷令人難以置信。

記者了解到,農村地區未成年人犯罪多為20歲以下的無業青年,侵財類、暴力類犯罪尤為突出,犯罪組織形式多為團夥。為了上網或去“與公牛賽跑”這壹娛樂場所,他們結夥搶劫和勒索錢財,甚至達到了瘋狂的程度。

負責該案的檢察官痛心地告訴記者,與城市兒童不同,大多數農村兒童是留守兒童,與沒有受過教育、年齡較大的爺爺奶奶生活在壹起,他們長期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和約束,肆無忌憚,行為扭曲。

在農村地區,金有許多輟學在家的失業青少年。長大後,他們沒有技能,找不到工作,也不想學習。網吧成了他們空虛生活的主要寄托。他們要麽整天玩遊戲,要麽聊天,整天在網吧吃東西喝耶戈。當他們沒有錢的時候,他們依靠偷竊,甚至組成團夥和小團體。大量的案例證明,瘋狂上網導致了青少年親情的淡漠,他們經常用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從而形成了暴力和乖戾的性格,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我的兒子沈迷於網絡,我的父親懇求公眾給予建議。

-

Cycnet.com中國青年網

“都說家醜不可外揚,但我真的別無選擇,只能請公眾幫我想想。”兒子沈迷於網絡,但他的父親敦促他,但父子反目成仇。四天前,兒子離家以示“抗議”,父親發誓斷絕父子關系。然而,“壹種殘酷和悲哀。”昨天下午,於先生走進報社的“韋敏青工作室”,希望公眾能幫助他把兒子從互聯網上拉回來。

遺憾

“事實上,我的兒子既聰明又英俊。他讀書的時候,是學校裏有名的帥哥。”說這話時,余先生流露出深深的父愛。

於先生家住定海區。他是壹家公司的經理,妻子壹直在外地工作。兒子於波(化名)從小就有壹本“書”。他14歲進入初中,起初學習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然而,有壹次,和壹位老師發生了爭執,結果在學校會議上被點名批評。自尊心極強的於波受不了打擊,輟學回家。

不久,他的父母將於波送到外國軍事學校學習武術。然而,這所學校的夥食不盡如人意,科目極其艱苦。於波受不了這種苦。壹個學期後,他又輟學了。

出於對成功的渴望,2002年春節後,父母將離開學校兩年的於波送到了當地的壹所職業學校。在隨後的壹年半時間裏,於波經常瞞著父母逃學,還聯系了網吧。2003年夏天,由於成績不合格,於波沒能拿到畢業證,走上了社會。那壹年他19歲。

“以這孩子的天賦,他應該能讀完大學。“於波的學業陷入如此境地,於先生感到非常遺憾。

遺憾

“這壹切都是愛情造成的。”在整個談話過程中,於先生自始至終都在自責。

於波完成學業後,成了網吧的常客。起初,於先生並沒有在意,認為孩子上網玩並沒有什麽不對。“只要他們的兒子不惹麻煩,就是好運。”因此,每當我兒子要錢去網吧時,他總是給他。

10元、20元、50元、100元、500元...隨著錢數的增加,兒子離家的時間也在增加。有時他甚至會在網吧的包廂裏呆上半個月不回家。他還學會了抽煙。於先生覺得事情不妙,開始勸說兒子不要上網。然而,此時的於波早已被電腦“捕獲”。只要聽到父親的建議,他第壹次離開了家。

此時的於先生本應想盡壹切辦法幫兒子“戒網癮”,結果卻下了壹步“臭棋”:為了讓兒子不再離家,今年年初,他特意買了壹臺電腦,專門騰出壹個房間,在家裏為於波打造了壹個優雅的“網吧”:房間裏備好了茶和煙。誠然,於波很少離開家,但他卻壹頭紮進了網裏。玩的內容只有壹個:《傳奇》遊戲。

半年多來,於波白天睡得香,晚上上網。他的性格逐漸變得古怪,他突然給家人發了壹場大火。有時候,於先生勸幾句,結果總引來壹些“拍桌子砸凳子。”四天前,於先生實在受不了了,勸了幾句,卻被於波罵了壹頓。

“小洞不補,大洞遭殃。”於先生後悔不已。

請求幫助

為了把兒子從互聯網中拉出來,於先生四處為兒子找工作。然而,我終於找到了幾次工作,但兒子總是不領情。他還特意讓孩子們學開車,並托人安排去某單位當司機。然而,於波壹天都沒有去上班。

“我現在已經黔驢技窮了。“對於於波的“惡趣味”,於先生顯得很無奈。然而,用他的話說,他始終抱著壹種希望。

“我求求大家幫幫我,讓我的兒子誤入歧途。”俞先生昨天反復說這句話。

網癮學生錯過他們的未來

-

9月2日下午,普陀電信局發現勾山街道周瑜1單元、156棟3單元、218棟2單元的電話線被剪斷,造成20余戶居民通信中斷,經查被盜話費7000余元。接報後,普陀警方通過初步偵查,確定這是壹起有預謀的偷接電話案件,並組織精幹警力開展深入偵查。

經過大量細致的偵查工作,發現居住在普陀區某小區的付某有重大作案嫌疑。9月9日晚,警方在傅某家中將其抓獲。經審訊,傅某對其剪斷電話線、盜竊話費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經查,傅某今年被杭州某大學錄取。在沈迷於玩傳奇網絡遊戲後,他於2005年9月2日淩晨使用互聯網論壇上介紹的方法切斷了周瑜居民樓其他居民的電話線,接通了自己的電話進行語音通話,竊取了自己的賬號和密碼,然後用竊取的賬號和密碼對自己的遊戲賬戶進行充值,* * *利用竊取的賬號充值了7000余元。

傅某曾於2002年因盜竊被公安機關處理,目前仍在緩刑考驗期內。這次等待他的將是法律的嚴懲。

離家出走的中學生張世傑。

-

這位老人是槁城長安鎮李莊村人。讓她痛苦的原因是,今年剛滿15歲的小孫子張世傑已經失蹤40多天了。

對此,張世傑的母親表示:“6月10接到學校電話,說孩子昨晚不在學校,上午兩節課也沒上,找不到了……”

張世傑的家人告訴記者,經過壹個多月的了解,他們得知孩子離校的罪魁禍首是壹款網絡遊戲。

從同學口中,記者了解到張世傑原本的學習成績處於中上水平。然而,今年夏天,他突然喜歡上了網絡遊戲——夢幻西遊。張世傑告訴我們:“他平時周六周日沒事就去玩,已經玩了兩個晚上了。”

由於沈迷於網絡遊戲,張世傑的學習受到了很大影響。在最近的壹次考試中,老師讓他通知父母來學校,因為他考得不好。

張世傑的母親告訴我們:“他離開是因為他考得不好,也許他害怕我們會知道……”

張世傑離開學校後,他的家人找遍了附近幾個縣和石家莊的所有網吧。然而,下落仍然不明。現在,只有這張小照片是和我的家人在壹起。

張世傑父母:“現在家裏就像天塌了壹樣,他媽媽都要精神失常了。快回來,兒子。”

張世傑不是唯壹壹個被網絡傷害的孩子。根據2005年《中國互聯網絡發展報告》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網民人數已超過1億,其中14-22歲的青少年占比最大,達到35.5%。針對越來越多青少年沈迷網絡的情況,今年8月23日,新聞出版總署發布了網絡遊戲《防沈迷系統開發規範》。65438+10月20日,來自“盛大”等7家國內網絡遊戲廠商的11款熱門遊戲率先試運營“防沈迷系統”。系統規定遊戲時間在3小時以內,壹切正常;遊戲時間3到5小時,玩家升級速度和經驗值減半;如果超過5小時,玩家的經驗值和收入將降低為0,系統還會強制斷開連接。

壹位家長說:“我們家長同意,因為這樣可以管住孩子。只要孩子在線,他就會壹動不動地呆在電腦前。防沈迷系統將讓父母放心,並防止孩子沈迷於網絡。”

石家莊市文化局網絡監測辦公室主任段靜茹說:“我們歡迎防沈迷系統,這有利於網絡行業的健康發展。是各行各業的呼聲和需求,對我們的管理壓力也小……”

家長拍手叫好,管理部門表示歡迎。然而,在防沈迷系統試運行近壹個月後,記者發現玩遊戲的網民數量並沒有減少。